湖北省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(2016年度) |
填报单位(盖章):湖北科技学院 |
|
|
|
|
项目名称 |
2016年高校研究生资助专项 |
主管部门 |
湖北科技学院 |
项目实施单位 |
湖北科技学院研究生处 |
项目类别 |
1、部门预算项目 √ 2、省直专项 □ 3、省对下转移支付项目 □ |
项目属性 |
1、持续性项目 √ 2、新增性项目 □ |
项目类型 |
1、常年性项目 □ 2、延续性项目 □ 3、一次性项目 √ |
(一)简要概述项目的申请理由,包括政策依据、与部门职能的相关性、实施的现实意义(即项目聚焦于解决哪些现实问题)。 |
一、政策依据:《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》(财教〔2013〕19号)、《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<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>的通知》(教财[2012]342号)、《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<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>的通知》(财教〔2013〕219号)、《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<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>的通知》(财教[2013]220号)、《湖北科技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暂行管理办法(试行)》(湖科研[2013]13号)、《湖北科技学院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》(湖科研[2014]10号)、《湖北科技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》(湖科研[2014]9号)、《湖北科技学院研究生学校助学金管理办法(试行)》(湖科研[2016]11号)、《湖北科技学院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管理办法(试行)》(湖科研[2013]11号); 二、与部门职能的相关性:研究生处负责研究生各项资助管理发放工作; 三、实施的现实意义:建立健全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,补贴全日制研究生(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)基本生活支出,奖励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更好的完成学业。 |
(二)项目当年申请预算资金的主要投向及工作任务。 |
项目资金全部投向研究生,各项资助经过严格的评审、公示、申报审批程序,评定到人,发放到学生本人银行卡中。 |
预算执行情况评价 |
项目总预算(万元) |
项目当年预算 |
预算数 |
全年执行数 |
执行率 |
预决算偏离原因分析 |
年度资金总额: |
147.65 |
144.4 |
97.80% |
国家奖助学金预算按上一年度完成数的90%上报;2016年当年录取50人,实际报到注册45人。 |
其中: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 |
|
|
|
|
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评价 |
一级指标 |
二级指标 |
三级指标 |
指标值计算公式 和数据获取方式 |
年初目标值 |
实际完成值 |
未完成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|
绩效指标分析与建议 |
产出指标 |
数量指标 |
国家奖学金 |
2万/人×2人 |
4 |
4 |
|
指标值与项目密切相关,能积极引导优秀研究生更进一步的全面发展,指标值设置合理。 |
国家助学金 |
春季:0.3万/人×71人;秋季:0.3万/人×85人 |
36 |
46.8 |
|
指标值与项目密切相关,补贴全日制研究生(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)基本生活支出。 |
学业奖学金 |
1.2万/人×16人+0.8万/人×46人+0.4万/人×12人+0.2万/人×12人 |
72.4 |
63.2 |
当年一志愿报考上线人数未达预算人数,且16级研究生录取50人,但实际报到45人。年度预算将进一步合理预算。 |
指标值与项目密切相关,奖励支持表现良好的全日制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,合理设置奖励等级,覆盖面达100%。 |
学校助学金 |
春季:0.15万/人×65人+0.45/人×7人;秋季:0.15万/人×86人 |
29.85 |
25.8 |
提高了当年校外专业实践研究生助学金额度,因当年校外专业实践研究生人数未达预算人数,且16级研究生录取50人,但实际报到45人。年度预算将进一步合理预算。 |
指标值与项目密切相关,加大学校投入力度,补贴全日制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。 |
优秀奖学金 |
0.3万/人×3人+0.2万/人×8人+0.1万/人×21人 |
5.4 |
4.6 |
已获得国家奖学金的研究生不再享受学校优秀奖学金奖励,年度预算将进一步合理预算。 |
指标值与项目密切相关,奖励优秀研究生更好的完成学业,积极正面引导,合理设置奖励等级,覆盖面达80%。 |
效果指标 |
服务对象满意指标 |
学生满意率 |
受资助学生抽样调查 |
97% |
97% |
|
指标值与项目密切相关,指标值设置合理 |
过程指标 |
评审程序是否公正 |
检查资金评审与文件要求是否一致,是否与文件要求流程一致 |
是 |
是 |
|
指标值与项目密切相关,指标值设置合理 |
备注: 1.年度资金总额=一般公共预算拨款+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+上年度财政拨款结余。 2.“绩效指标分析”是指参考历史数据、行业标准及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等相关资料,从“是否与项目密切相关,指标值是否可获取,指标值设置是否合理”等角度,找出需要改进的指标,并逐项提出次年的编制意见和建议。 |